2012年1月11日

20120112 書摘--孩子知道你愛他嗎? 汪培珽


你可以愛孩子,你也可以為孩子好,但是,做父母的也要謙虛和虛心。
愛,不可以閉著眼睛付出就好。
別人擺明了不要的東西,硬塞給別人就是垃圾,千萬別說那叫愛阿。


養孩子的最大意義,不是成就他,而是你們彼此間濃厚的感情。
讓親子間的愛意互相傳送,才是生養孩子最大的意義所在。親子間濃厚的感情,才是讓父母、子女雙方,能感受到幸福的最大來源。

「不預期從孩子身上獲得任何回報」,這樣的心態,就是最好的回報。
愛,是體會出來的,不是逼迫出來的。

愛要說出口,想到馬上說

父母對孩子的支持,是孩子心靈永遠的避風港。
千萬別將責任歸咎到「我的孩子都不理我」,孩子一開始都是喜歡跟父母說話的,但是,當你拒絕孩子到一定的「劑量」時,孩子就可能從此「知難而退」,然後再也不來了。

像你這麼○○的孩子,到底是誰生的啊?
像你這麼○○的孩子,要去哪裡找?

對孩子說好聽的話,我會刻意避免「將孩子的成就與我的愛意」作因果的連結。......我不想讓孩子誤以為媽媽愛的是他們的成就,而不是他這個人。

大人可以練習將心理的具體感受,用具體的字眼說給孩子聽,而不是籠統的「好棒」兩字而已。
表達愛意,是一件需要練習的事。當你愈常開口說,就會愈熟練;當孩子聽久了,也會開口對你說。當全家人都會開口說好聽的話,這個家庭一定會有更多正向的能量,連帶地也會產生更多的幸福。

如果你不會說好聽的話,就什麼話也不要說。 from 小鹿班比
喜歡隨口批評孩子的父母,永遠不可能受孩子歡迎。

真正的愛,不會寵壞孩子。
三歲前的孩子,是用愛寵不壞、淹不死的。 from 德國諺語
真正的愛,只會讓孩子更好、讓孩子的人生充滿更多幸福的光彩。

溺愛就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說好。
教育就是要從小事著手,一件一件的小事堆積起來,就是小孩的品格了。
「大人沒有原則」,才會寵壞小孩。
當孩子做錯事時,我們要教。物質的給予,要有限度。我們心理教養孩子的標準,不要隨便降低。真正的愛,是寵不壞孩子的。會寵壞孩子的,都不叫愛。

「過度保護」和「放任」,也都屬於溺愛的範疇。

有傷害成分的玩笑,不論大小,都不要開。
什麼叫言教?父母不要隨便亂說話,就是愛孩子最具體的表現了。
拿「愛」當成管教小孩的「武器」,就屬於父母不自覺的一種。當小孩子不聽話時,故意不理小孩。

關懷,是種能力,不是與生俱來的。
懂得關懷別人,才可能會有快樂的人生。

孩子很在意父母的面部表情。
小孩子,在人生的一開始,最在意的就是父母。常常給孩子一張笑臉,孩子就心滿意足了。

沒有人喜歡跟不獨立的人在一起。
我愛孩子,我就必須要獨立,獨立到老死的那一天。

不知足的孩子不是天生的,是後天環境造成的。
「非禮物」其實是最好的禮物。...凡是不用花錢買卻能表達出愛意的,統統屬於非禮物的範圍。....真的禮物,常常一下子就忘了,但是『非禮物』,卻可以記好久。
禮物只是短暫的,愛意才是長久的。

待續~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