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只要滿足一下孩子微不足道的要求,他們就會好滿足好快樂了。
孩子心無旁鶩地讓父母愛著的時間,其實沒有幾年。十二歲是臨界點。
每天,請親自送小孩上床,不要大吼大叫地喊小孩去睡覺。
每天,請移動你的腳步,走到小孩的床邊,親眼看小孩上床睡覺。尤其是爸爸們,每天5分鐘就好,這5分鐘將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時刻。
當父母不主動親近孩子時,孩子對你的愛也很難著力。
讓父母在暖暖的棉被裡擁抱著,應該也是孩子最美好的童年回憶。
孩子心理上的獨立,更要靠父母對他的「信任」,才能慢慢地自己建立起來。
父母過多的「擔心」,和過多的「插手」,才是養出不獨立孩子的主要原因。
愛,是培養孩子獨立的過程裡,最重要的養分。因為,愛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;有安全感的孩子,才更願意去嘗試。獨立,就是在不斷的嘗試下發展出來的人格特質。
父母放手放得太晚,是傷害親子關係的最大源頭。
當我們給孩子愛的感受愈來愈豐富、當我們盡力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、當我們知道用同理心來看待孩子....,日積月累的愛意,以統統化為教導孩子時的養分,讓規矩可以在孩子的心理扎根茁壯。
我們不能因為要完成「教好孩子」這件事,而失去了做人基本該有的同情心。太執著於「完成目標」的父母,就可能踏入這樣的教養迷思哩,然後原本要表達的愛意也因此消失無蹤。
親子間的衝突並不可怕,該注意的是,衝突之後留下的是愛還是恨。
決定孩子人生往東走還是往西去的,最後還是孩子自己,父母是不能隨意干涉的。
願意反駁你的孩子,表示他對你比較誠實。
通融,是愛裡少不了的成分。
父母過度憂慮,會阻礙孩子對父母傾吐內心的感受。
當孩子老是接受到你的壓力時,就會不自覺地將你的期望和恐懼劃上了等號。
我們都愛孩子。但是,有時候,我們要給孩子機會,讓他體會被人笑、被人罵的感覺。不要到頭來,讓孩子的人生,整個浸泡在父母的壓力裡。
喜歡找麻煩的孩子,常常就是『沒被愛夠」的孩子。
撒嬌,基本上是關係親密的人之間的互動。
有愈多機會跟父母撒嬌的孩子,愈有安全感。愈有安全感的孩子,在遇上挑戰時,就愈會生出更多的勇氣來面對。
大人不能老是要孩子聽自己的,配合自己。別怕啊!孩子絕不會因你單純地尊重他一次,就會開始得寸進尺的。
陪伴是父母工作裡最簡單、也最重要的一項。
因為我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準備好,所以「順其自然」就是我最好的選擇了。
孩子是做錯事了,但是,我有需要這麼大聲嗎?其實我好好地小聲說,他一樣聽得懂。
醫生的醫術很重要,但是,關心他人的溫柔,對醫生來說,可能更重要。
不要折磨小孩。碎碎唸,就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折磨。
「你這樣做,知道我有多傷心嗎?」有些父母會用罪惡感來控制孩子,孩子不要上當了。
真正的愛裡,是沒有捉弄的。
接纳孩子,不論他是不是如你所願;這樣孩子才會喜歡自己,這點比什麼都重要。
對媽媽壞,有時只是孩子對父母的一種賴皮情緒而已。
對最愛的人賴皮,最安全,不是嗎?
爸媽這裡,是孩子耍賴皮時最安全的地方。我樂於讓出這個空間來,讓孩子放鬆一下。
不要故意不理小孩。父母的沉默不語,對小小孩來說,有時比鬼魅還可怕。
上一代父母的最大敗筆之一,就是在小孩面前,死不認錯。很多小孩無法諒解父母的最大原因之一,就是父母的不認錯。
做錯事,敢對孩子說對不起,只會得到孩子更多的尊敬。
父母不能在自己有「罪惡感」的時候,就胡亂地對孩子說對不起。
說對不起的當下,就要有不能再犯的決心。
說對不起,永遠不嫌遲。
小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之一,就是父母的安然無恙。
不論孩子何時看到我,我都神采奕奕的,這就是我對他們不求回報的愛。
「父母的氣話」,只會消減孩子的自信心。
「父母心理真實的感受」,才能確切地傳達出你的孩子的愛。
請不要用任何威脅或利誘的言語,來代替這背後的理由。
親情的基礎就是陪伴。
最後陪你到老的,不是孩子,是另一半。跟你攜手共度一生的人,你怎能忘了分出時間來愛他(她)呢。
因為我已經做好了孩子成年就要離開父母的準備,現在的每一天,浪費一天就少一天。
夫妻的感情,關係著孩子的幸福指數。
外遇的激情是一時的,外遇的毀滅性卻是永遠的。
有了孩子以後,顧好夫妻的感情,是你對孩子的責任,也是對你自己的責任。
父母有話想對孩子說,卻忍住不開口,那真是需要很大的耐力。尤其是那些不吐不快近乎罵人的話。不過,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透過練習而成功的,忍著不說話,也需要練習。
拒絕孩子時,要輕聲細語。
愛,要配合尊重,才能發揮作用。
容許孩子說不,就是尊重。
我希望我的孩子,想跟我說不的時候,就可以毫無罪惡感地說出口。
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喜好。大人要懂得尊重。
父母不穩定的情緒,會讓孩子生活在戰戰兢兢之中。
收斂你的壞脾氣,那不是委屈,而是你愛孩子最勇敢的表現。
父母的壞脾氣,是傷害孩子的最大來源之一。
大人亂發脾氣,換來的只是孩子短暫的順從,卻會種下孩子不能信任你的種子。
別為自己的壞脾氣找藉口,也別拿你的壞脾氣當成管教孩子的工具。常常對孩子發脾氣的父母,他們的愛,孩子一點都不領情。
逼孩子學習的代價是什麼?第一是親子感情,第二是孩子的童年。
愛孩子的第一步,就是要盡力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。
快樂童年的另一條件,就是要讓孩子盡量從事他感興趣的、做起來會覺得愉快的事。
每個人的天份喜好不同,愛他,就請尊重他。愛他,就請還他一個簡單的童年。
小孩,是沒法「等下一次」的動物。父母也不要老拿「下一次」當藉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